中国传统生活中的“亲不过三代”逐渐走向了当代社会的“亲不过二代”。中国的年轻世代,包括“90后”,特别是“00后”青年群体,已疏于与亲戚发生情感联系和日常交往,进而形成了日益普遍的青年“断亲”现象.

相当数量的一部分亲戚是毫无正面用处的。你和他们没感情,没共同的经历,没一致的三观,从情感上他们无法提供给你正面的反馈。

还有一些所谓的亲戚,隔着很多辈的关系了,平时也不怎么来往联系,却总是喜欢攀比,他们恨你有,笑你无,嫌你穷,怕你富,嫉妒你好,看不起你差;没有分寸感,三五成群闲言碎语不断,打听你的隐私,议论你的生活,对你指指点点。
而我从18岁出门谋生后,定居广东,离老家近700公里,亲戚走动确实越来越少了,几乎每年春节才回家一趟。
父亲这边的两个姑姑因奶奶重男轻女及一系列的原因,初中过后就没再见过她们。她们逢年过节也不会到我家来,我们自然也没有再去她们家。
母亲那边两个舅舅一个姨妈,大舅因为某些原因不赡养外公外婆,我们也一直没有往来,而大舅也觉得自己的子女过得比较好,女儿和儿子都自己创业开工厂。自然不屑与我们走动。而对外谈论到此事言语中充满自豪。
小舅和姨妈基本过年回家走一趟,我们常年在外基本不会办什么事,过生日或啥的摆酒,而他们在家摆酒母亲总是会让我带个红包。所谓礼善往来,而我们只有往没有来。
到儿子这一辈,跟本没有老家的概念,更何况这些亲戚,我这边有一个妹妹,之前在东莞工作见面次数稍多一些,走动频繁些。而现在工作地离的远了,也是春节回家聚一次。
他父亲那边两个哥一个妹,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。更加没有亲戚往来的概念。
都说远亲不如近邻,亲戚也要越走才越亲,更多的则是攀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