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情绪失控怎么办

孩子情绪失控是指受到外界刺激,出现过激,甚至难以自拔的行为。孩子情绪失控是自我防卫的表现,它既是一种心理现象,也是一种生理反应。当孩子的精神承受达到极限时,便出现情绪失控。

(一)行为表现与不恰当处理

1、孩子的情绪失控,主要有两种情况:

一是,肆意爆发负面情绪,不怕伤害他人,不惜以牺牲人际关系为代价,最后导致别人对自己产生排斥。情绪失控也是未成年人发生意外伤害事件的诱因。

二是,过分压抑自己的情绪,把坏心情憋在心里,不对任何人讲,直接导致自己的成长和学习受到干扰。

2、当孩子处于情绪失控的状态时,家长一般用三种不恰当的方法处理:

一是,强力压制,不惜以打骂来阻止孩子。

二是,急着给孩子讲道理,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,接受现实,停止发作。

三是,把孩子晾在一边,不闻不问,让孩子自己情绪平复。

(二)形成原因

1、与孩子的性格有关。有的孩子天生性格暴躁,容易失控。低龄儿童由于受溺爱,当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时,就很可能出现情绪失控。还有的因为缺乏安全感,受到一些刺激,情绪容易爆发出来。

2、与父母的性格有关。有的父母性格比较急躁,经常发脾气,无论在什么场合,要是孩子不听话,非打即骂。家长的做法影响了孩子,孩子很容易模仿家长,进而出现失控行为。

3、与“触觉失调”有关。人在胚胎期,有三层结构,最外层与触觉和神经体系相关,触觉的敏锐度会影响大脑的辨识能力、身体的灵活及情绪的好坏。在成长过程中,孩子被家长保护过度或限制过度,可能导致触觉失调,产生情绪失控。

(三)潜在危害

1、经常发生情绪失控的孩子,容易伤害自己。长期处于急躁状态让孩子的性格扭曲,过度的冷漠,压抑自己的情绪,也会让孩子性格变态。

2、发生情绪失控的孩子,容易伤害他人。一些高年级的孩子,一旦情绪失控,他们不考虑后果,对他人造成伤害。

3、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。包括父母在内的所有人,一旦知道这个孩子容易情绪失控,往往不愿触及,经常用冷漠的态度对待他,久而久之,也会影响孩子的正常交往。

(四)解决办法

1、管控自我。家长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,不要失去理智。孩子失控,家长失控,最后很可能酿成恶果。具体方法: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,要不断进行心理暗示,如果还控制不住,可暂时离开孩子,换一个环境使自己平静。

2、耐心倾听。家长要了解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,不能凭主观臆断下结论,此时不处理问题,不激化矛盾,不节外生枝。如果孩子还是不能平静,就让孩子尽情发泄。在这期间可以说一些安慰性的话语,譬如“你有什么委屈说给妈妈听,妈妈给你做主!”

3、真诚谈心。孩子的情绪发泄之后,接下来就是思想工作,不能事儿过去就不管了,没有后续工作。用真心,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,让孩子敞开心扉。可采用案例教育法,列举未成年人因情绪失控而造成意外伤害的典型案例,分析原因,引以为戒。

4、制定预案。真情互动,赢得了孩子的信任,接下来就是找解决的办法,即情绪处于失控的边缘,孩子该怎么做。譬如,利用迁移法,将注意力转移到愉快的事情上去;分离烦恼法,不把烦恼打包,算总账;“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”,利用解脱法使自己的精神获得解脱等。

孩子情绪失控怎么办

相关文章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2211788188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hshi.cn/174224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