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诗经》里说:“夫妻好合,如鼓琴瑟。”
结婚的目的,绝对不是为了离婚。但是离婚就像魔咒一样,跟在很多夫妻的身旁,还冷不丁地冒出来。
想要结婚,很难,要两个人同意,双方的家庭都配合;离婚就简单多了,一方坚持就可以了。要是在古代,写一份休书,就一拍两散了。
人到中年,万事都难。要是闹了离婚,就难上加难了。
但是你不要认为,离婚是最大的灾难,比离婚更厉害的是以下三种相处方式。
01
婚姻里,过又过不好,离又离不了。
西汉时,有一个小伙子,名叫朱买臣,靠砍柴为生。
他不甘心一辈子砍柴,就发奋读书。挑着柴火去街上卖的时候,手里也有书,还念念有词。
他奇怪的样子,连孩子都在取笑。
妻子说:“你这个样子,我不想和你过下去了。”
朱买臣说:“别急,我应该在五十岁的时候,会考取功名。”
妻子不信,也等不到五十岁。于是索要了一张休书,改嫁他人了。
真的没有想到,一个励志青年,居然也会被妻子嫌弃,丝毫没有打动妻子、被妻子理解。归根结底,就是家里穷,脸面薄。
作为女人,谁不想嫁给有钱有势的人。可是很多女人不知道,富贵的男人背后,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。
这几年,一个叫苏敏的女人,走进了我们的视野。她的婆家,重男轻女,嫌弃她养了女儿;丈夫也很小气,家庭的开支,总是要AA制。
在压抑的生活背景下,苏敏选择了独自去旅行,长期不回家。考虑到生活实际,她没有索要一张“休书”。
也许,以后丈夫还会好起来吧,也许人生总得留一条后路吧。
再努力的女人,遇到一个扶不起的男人,也是徒劳。
有一位漫画家说:“人们不甘寂寞,所以他们结婚,之后他们便甘于寂寞了。”
多少中年夫妻,早就习惯了搭伙过日子,回到家,相对无言。谁都不会去理解谁。但是要离婚的话,不是那么简单,要涉及到财产分配、后路安排、孩子的教育,还得照顾“世俗观念”。
最可悲的是,有的夫妻,为了孩子的成长,约定到孩子考上大学那一天,就办离婚手续,或者已经办了手续,坐等孩子上大学。
每一天,如坐针毡,强作欢颜,内心有多悲凉,只有自己最懂。
02
离婚后,纠缠不清,伤害不断。
知乎上,困惑的女人提问:“离婚后,被前夫纠缠不休怎么办?”
她在两年前独自背着行李离开夫家,并且独自拉着孩子长大。
离开夫家半年,办了离婚手续。之后,她发现前夫在婚内就有了第三者。
意外的发现,让她很烦恼。凭什么自己不是过错方,却要净身出户。
更大的烦恼,是前夫常常来看孩子,还求复合。当她答应复合后,前夫却找了一堆的理由,说已经回不到从前了。
前夫想“家外有家”,居心叵测。看清了前夫,她决定去相亲,寻找陪伴自己余生的人。前夫却以种种借口,开始阻挠她,贬损她。
我想说,没有边界感的人,注定要一次次被人打破边界,连自己也保护不好。
很多人以为,看在孩子的份上,一日夫妻百日恩,不能把事情做绝。也就是这样的看法,把自己一次次推到情感的牢笼里。虽然离婚了,但是情感却始终离不开。
与其被纠缠,不如狠心一次,让自己的软肋,也变成铜墙铁壁。人总要往前看,而不是把昨天的故事,写在今天的生活里。
03
家庭里,无视孩子的成长,不负责任。
夫妻吵闹、冷战,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?
美国心理学者Melissa W. George等人调查了235名6岁儿童,发现父母若常吵架,会给孩子带来不安全感,在他们12岁时更容易出现情绪性的问题。
事实上,吵架对孩子的影响,远远不止这些,还有家风败坏,对家庭失去信息,不相信爱情,活得很自卑等等。
离婚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?
里根说过:“确实有很多孩子,在父母单身家庭或双亡的困境中生存下来,但孩子对父母的需要,仍是人本性中不可抹杀掉的。”
缺少父爱或者母爱,是一个孩子一生的痛。如果有一方,对孩子置之不理,完全弄丢了责任,那么孩子的成长之路,会异常困难。
另外,孩子走进一个再婚家庭,和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相处,要面对后妈后爹,境况也是不容乐观的。
“城门失火,殃及池鱼”,婚姻不牢固,真正受害的人,是孩子。
04
看过一个哲理故事。
一只猫,在镜子前,看到自己乱糟糟的毛发,赶紧去抓镜子,希望把自己整理得好看一些。经过多番尝试,都没有成功。
猫的主人走过来,拿起猫爪,放在猫的身上.......
原来,生活是一面镜子,如果你要生活好一点,不要去整理镜子,而是整理自己。
如何经营婚姻?面对离婚?给你三点建议,把握“镜子原则”。
其一,努力去赚钱,避免“贫贱夫妻百事哀”的结局。
赚钱比吵架更重要。有钱了,问题解决了,吵闹的声音自然会少。
其二,主动照顾身边的人,不要把自己当成家庭的中心。
都是一家人,最该以心换心。你给身边的人一点柔情,家庭内部的交往,就有了弹性,不再是火拼的 样子。
其三,提升自己的修为,管好自己的嘴巴和拳头。
吵吵闹闹没有关系,关键别动粗,别伤筋动骨。建立做人的底线,并且严格守住,家庭的矛盾就会在可控范围内。
人到中年,夫妻互为镜子,责人不如责己,爱人亦是爱己。